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6|回复: 0

《探秘品牌容器:如何打造让消费者倾心的品牌》

[复制链接]

47

主题

1

回帖

238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238
发表于 2025-7-21 23:52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探秘品牌容器:如何打造让消费者倾心的品牌》

       有这么个事儿,一位朋友听完关于“交易成本”概念的讲解后,特别有感触,说自家公司产品的“交易成本”高得离谱。明明产品相当不错,各项指标在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,可客户从搜寻、了解,到产生信任,最后决定购买这一系列过程中,“交易成本”就是降不下来。这时候就有人问了,那该咋办呢?

       其实啊,客户之所以要承担这么高的交易成本,原因就在于对产品缺乏了解、信任和偏好。这就好比要在茫茫多的产品里找出合适的那个,得费好大劲儿去比较,成本可不就高了嘛。那要怎么降低这交易成本呢?这就需要把产品所具备的“了解、信任、偏好”这些元素提取出来,然后放到一个类似容器的东西里。这个容器要是装得越满,客户购买产品时就会越果断,交易成本自然就大幅下降啦。而这个神奇的容器,就是咱们常说的品牌。

       概念:品牌容器

       品牌的英文是“Brand”,在古挪威文中它有“烧灼”的意思哦。古代的时候,人们会用烧灼的方式给家畜等私有财产做标记。到了中世纪,欧洲的手工艺者也用类似的方法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烧灼的标记,方便识别,就这样慢慢有了“品牌”的概念。要是产品质量好,用户就会把对产品的喜爱逐渐聚集在这个烧灼标记所代表的品牌上,以后再买的时候,就不用再经历“搜寻、了解、信任”那一套繁琐的过程,直接就下单购买了。对于这些手工艺者来说,这不就相当于节省了“交易成本”嘛。

       案例

       比如说,你去逛家电商场,看中了一台海尔冰箱,耗电量、容量、大小等各方面都刚好符合你的要求,价格是2000块。可就在你刚要掏钱买的时候,一个售货员跑过来跟你说:“千万别买啊,他们这冰箱其实是我们给代工的,你看我这台,耗电量、容量、大小,甚至连材质都和它一模一样,我们这台只卖1500呢,买我的吧。”

       这时候你会怎么选呢?相信不少人还是会选海尔的。为啥呢?难道售货员说一样就真的一样啦?要想判断这两台冰箱到底是不是真的毫无差别,那可得花不少时间去像个专家似的深入了解一番,然后基于了解才会产生信任,有了信任才会形成偏好。这个去了解、判断的过程,其实就是购买那台没有品牌的冰箱所需要付出的“交易成本”呀,估计光花费的金钱和时间,800元都不一定打得住呢。而海尔呢,通过这么多年的运营,早就把“了解、信任、偏好”这些都装进了“海尔”这个品牌容器里啦。咱们一看到“海尔”这两个字,可能就直接产生了偏好,虽说它比那台没牌子的贵了500元,可相较于购买没牌子冰箱那可能高达800元的交易成本,还是挺划算的呢。

       所以说啊,品牌就是这么一个容器,专门用来装载消费者的“了解、信任、偏好”的。而且,从消费者对品牌从了解,到信任,再到产生偏好这个过程来看,这个容器的价值也就越大。要是某个标识不能让消费者优先选择,那它可算不上品牌,只能算是个商标哦。

       运用:建立“品牌容器”的三种方法

       方法一:注入“品类”价值

       这里说的品类啊,就是指你做的产品和别人的不一样,它解决的可能是那种很细分、但又特别独特的需求。你肯定希望客户在面对这种细分品类的选择时,因为对产品的了解,进而越来越信任,最后产生偏好。就像“怕上火,就喝王老吉”这句广告语大家都很熟悉吧。饮料的种类那可太多了,但是王老吉却开创了一个独特的“品类”,然后通过广告宣传、营销活动、赞助综艺节目等各种方式,不断地往这个品牌容器里注入品类价值,让消费者最终对它产生了偏好。特劳特甚至还依据“品类价值”提出了著名的“定位理论”呢。

       方法二:注入“品位”价值

       品位价值这东西就比较感性啦。有些朋友特别喜欢一个品牌,可能是因为它背后的品牌故事特别吸引人,比如Chanel的创始人香奈儿女士,她的才华、名利、恋情以及女权思想一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;也有人是看中了品牌背后的设计模式,像LV包包那经典耐看的图案,GUCCI时装的性感奢华,都很让人着迷;还有人是因为戴上某个品牌的产品能得到同伴的认可,比如戴上万国手表,朋友们就会觉得这人特有品位。这品位价值啊,甚至还能产生那种“不买最好,只买最贵”的凡勃伦效应呢。

       方法三:注入“品质”价值

       咱们来看看无印良品这个例子。20世纪80年代初,日本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,就在1983年,无印良品应运而生啦。它的口号是“物有所值”,特别强调“品质”价值。它的产品把商标都拿掉了,包装设计也特别简洁,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,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和价格,又突出了品质。就这么强调“去品牌溢价”,只突出品质的无印良品,如今反而成了著名品牌呢。像咱们前面提到的海尔,很明显,它的“品牌容器”里满满当当装的可都是品质价值呀。

       小结:打造品牌的思路

       要打造一个好品牌,努力那肯定是必不可少的。不过在努力之前啊,得先好好琢磨琢磨,打算往“品牌容器”里注入哪种价值呢?是像王老吉那样注入“品类”价值,也就是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特色;还是像那些靠品牌故事、设计模式等吸引消费者的品牌一样,注入“品位”价值,让自己显得更有档次;又或者是像无印良品、海尔那样,注入“品质”价值,靠过硬的质量取胜呢?

       总结一下就是,打造品牌需明确往品牌容器中注入何种价值,这可是关乎品牌能否成功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哦。

       以上内容基于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学习所得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安工大校友网 ( 沪ICP备15005568号-7 )

GMT+8, 2025-7-31 14:29 , Processed in 0.01382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