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探秘合伙人制度:资本与人才的平衡之道》
话说有这么一位朋友,打算辞职去创业,还特诚恳地找别人咨询意见呢。这可有点让人犯难啦,为啥呢?因为这人既认识这位朋友,也认识他的老板呀。心里就琢磨着,这要是帮着朋友去合伙创业,不就相当于在帮着他和现在的老板散伙嘛。
现在“合伙”这个词可流行啦,不过“散伙”也不陌生哦。大家都知道聚散离合是常有的事儿,可谁也不希望自己团队里,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员工拍拍屁股走人呀。那到底有没有啥办法,能让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,就像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似的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呢?
一、合伙人制度的概念
先来说说合伙人制度吧。在管理咨询界,有个大名鼎鼎的麦肯锡公司,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,《科学》杂志都开玩笑说:“要是上帝打算重新创造世界,都得聘请麦肯锡呢。”
可就算是麦肯锡这样厉害的公司,自己也会碰到管理上的难题哦。比如说吧,要是有人想着把麦肯锡所有股份都买下来,让那些优秀的顾问们都给自己干活,这能靠谱吗?显然不靠谱呀。在咨询公司、会计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这些行业里,和资本比起来,人才创造的价值那可大多啦。所以在一般公司里那种“资本雇佣人才”的套路,在这儿可就行不通啦。那怎么能让优秀的人才聚在一起,还能自己管理自己,而不是光给资本打工呢?这就成了麦肯锡很重要的一个管理问题啦。
麦肯锡呢,就想出了个办法,采用形式上的“公司制”,但在运营上实行“合伙人制”,来解决这个难题。要是进了麦肯锡呀,就等于进入了一个朝着合伙人方向发展的“不进则退”的晋升机制哦。一旦成为合伙人,那可就是公司股东啦;要是成了高级合伙人,那就相当于公司董事呢。然后由高级合伙人再选出公司领导人,领导人每3年一届,最多当3届。就这样,麦肯锡靠着让优秀人才自己管理自己,而不是给资本打工的这种“合伙人制度”,可是延续了将近100年的成功呢。
简单来讲,合伙人制度就是一种大家一起分享公司所有权和收益权,而不是某个人或者某方独享的组织形式哦。
二、时代变迁下的资本与人才博弈
大家想想,公司到底是属于资本的,还是属于人才的呢?这在管理学界可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呀。在工业化时代,那时候要建厂房、买流水线、购原材料等等一大堆生产资料,所以资本看起来好像更重要些,甚至那时候人才都有点像是资本购买的一种特殊生产资料呢。
但是呢,到了信息时代,特别是互联网时代,情况可就大不一样啦。在创造价值这件事儿上,人才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啦,资本和人才之间的这场博弈呀,慢慢地就朝着人才这边倾斜啦。而合伙人制度呢,其实就是这种倾斜变化下产生的一个产物哦。
三、合伙人制度的运用:面对想离职员工的应对之策
要是碰到员工想要离开公司,老板要是还想挽留的话,那可能得这么做哦:
首先呢,得从心底里承认,公司的价值主要是员工们创造的,可不是光靠资本哦。
其次呢,可以采用合伙人制度,出让一部分公司股份或者项目股份给员工,和他们一起共享收益,当然啦,风险也得一起承担哦。
要是员工去意已决,那也别灰心呀,可以选择投资他嘛。要是没办法成为他的“普通合伙人”,那就当个“有限合伙人”呗。
大家还记得之前说过的“激励相容”吗?不管是普通合伙人制度,还是有限合伙人制度,其实都是在资本和人才之间,努力去找到那条能让双方都能得到激励,和谐共处的路径哦。
四、延伸:有限合伙人的那些事儿
这里得讲讲有限合伙人啦,这可是一种挺特殊的合伙形式呢。
在11世纪的欧洲,那时候海上贸易可火啦,但是有些有钱人年纪大了没办法出海去做买卖,可那些能出海的年轻人又没钱呀。这可咋整呢?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叫“康孟达契约”的东西。有钱人就负责买船、买货,然后交给年轻人出海去做通商的生意。要是赚钱了呢,有钱人能拿到3/4的利润;要是亏钱了,有钱人就亏到自己投入的本金为止,所以就叫“有限合伙人”啦。那年轻人呢,不用出钱,就出力气干活就行,赚钱了能拿到1/4的利润,这可不少呢。不过要是亏钱了,先得用有钱人投入的本金去还,要是本金还不够,那年轻人可就得砸锅卖铁去还钱啦。
这种由出钱的人和出力的人组成的合伙制度,也就是“康孟达契约”,后来就成了今天风险投资业的基本管理模式啦。
做投资呀,光有钱可不行,还得有眼光呢。所以一般有钱的人就去做有限合伙人,也就是LP,他们出资99%;那些有眼光的人呢,就去做管理合伙人,也就是GP,出资1%。要是赚钱了,LP能拿到80%的利润,GP能拿到20%的利润。这就相当于GP只用1%的出资,就能博取到20%的收益呢,不过代价就是,如果亏了,等LP的钱赔完了,GP得承担无限责任,搞不好就得倾家荡产去还钱啦。
五、小结:如何利用合伙人制度平衡资本与人才矛盾
比如说你是一家房地产公司,那就可以学学万科的“事业合伙人”制度呀。万科让2500多名骨干员工持有了超过4%的股份,都成了第二大股东呢,而且还采用跟投制度,让员工都能参与到公司项目里。在这个“事业合伙人”制度下,要是有人想占公司点便宜,揩点油,马上就会有人举报哦,就好像大家都在互相监督呢。
要是你是一家零售企业,那就可以学学永辉超市的“一线员工合伙人”制度。永辉超市让一线的6万多名员工都成了店铺、柜组的股东,大家一起分享利润。这样一来,员工们就像是在为自己干活一样,货品都轻拿轻放的,损耗能降到最低,服务态度还好,业绩也提升了不少呢。
在企业发展中,合理运用合伙人制度就像是找到了一把平衡资本与人才矛盾的钥匙,能让企业走得更稳更远哦。
以上内容基于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学习所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