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揭秘价格锚点: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商业小秘密》
《揭秘价格锚点: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商业小秘密》嘿,小伙伴们!咱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呀,假如你是卖净水器的,有一款1399元的,还有一款2288元的,你特别想把2288元那款推荐给客户,可结果呢,大多数人都跑去买便宜的那款了。这是为啥呀?又该咋做才能让客户选2288元的那款呢?
可能有人会想,这还不简单嘛,把2288元那款的好处说清楚不就得了。但大家想想呀,一个产品到底有多好,这所谓的“好”又值多少钱,其实咱们很难从纯理性的角度去判断哦。从理性来讲,要是客户清楚这个商品合理的成本、利润,还有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价格,那或许能做出理性的价格判断。可实际上呢,对于大量的商品,消费者很难找到那个所谓的合理价格呀。为啥呢?因为这合理价格可不是光由成本决定的,更多是根据消费者对这个商品的价格感知来定的呢。所以呀,如果咱想推荐2288元的产品,就得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它相比其他选择有着超高的价值。那具体咋做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商业逻辑啦,它就是价格锚点。
啥是价格锚点呢?给大家举个例子哈,就像出差住酒店选上网付费方案的时候,有一个是80元1小时,另一个是105元1整天。我当时想都没想就选了105元1整天的那个方案,等付完钱才发现,嘿,这80元存在的唯一价值呀,就是让我觉得那105元简直太划算了,这80元其实就是所谓的价格锚点啦。
这个价格锚点呢,是1992年一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来的哦。他觉得呀,当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不太确定的时候,会依据两个很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价格合不合适。
第一个原则是“避免极端”。比如说呀,就像下面这个场景哦。
原来只有1399元和2288元两款净水器的时候,大家都爱买1399元的那款,可要是你特别想卖2288元那款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产品部门再去生产一款4399元的净水器。这时候呀,你就会发现2288元的那款卖得可比以前好多啦。为啥呢?因为很多人在有三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,往往不会选最低或者最高的那个版本,而是更倾向于选中间的那个商品哦,这就是“避免极端”原则在起作用啦。
第二个原则是“权衡对比”。再看另一个场景呀,假如你有个体检产品是600块钱,要是你这么和客户说:“您一年愿意花6000元的价格来保养您的汽车,为啥却不愿意花600元来保养您自己呢?”这么一说呀,很可能就会打动不少人呢。客户心里可能就会想,我都花6000块钱保养车子了,难道人还不如车子吗?这时候呀,这600块钱的体检方案,价值感一下子就变得特别明显了。这就是因为当消费者没办法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,就会找一些他觉得是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,好让自己有个能衡量的标准呀,这就是“权衡对比”原则啦。
所以说呀,小伙伴们,消费者其实并不是真的只为商品的成本付费哦,更多的是为商品的价值感付费呢。而价格锚点的逻辑呀,就是要让消费者能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。大家现在是不是对这个有点感觉啦?
总结一下就是,了解价格锚点以及它背后的这两个原则,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哦。
以上内容基于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学习所得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