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3|回复: 0

《消费心理学之比例偏见:商家销售的“小心机”你知道吗?》

[复制链接]

49

主题

1

回帖

248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248
发表于 2025-6-17 21:2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消费心理学之比例偏见:商家销售的“小心机”你知道吗?》

       嘿,同学们!今天咱们来聊聊消费心理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——比例偏见。


       想象一下啊,假如你是个商家,卖着一个1000元的锅,为了能让这锅卖得更好,你打算送个价值50元的勺子给顾客。你满心觉得顾客肯定会特感激,这锅的销量也能蹭蹭往上涨吧,结果呢,却发现大家好像都不怎么在意这送的勺子。这是为啥呀?


       难道是送得太少了吗?其实还真不是送得少的问题,而是让顾客感觉送得太少啦。你看啊,在顾客心里,1000元的锅送个50元的勺子,这才占总价的5%呢,你觉得送这勺子挺心疼的,可顾客却觉得没多少诚意。这背后其实就藏着一个很重要的消费者价值判断逻辑,也就是咱们说的比例偏见。


       那啥是比例偏见呢?给大家举个例子哈。有同一款闹钟,A商店卖100元,B商店卖60元,就为了能省这40元,好多人愿意花10分钟从A商店跑到B商店去买闹钟。可再看同一款名表,C商店卖6600元,D商店卖6550元,同样能省50元,也是花10分钟路程就能去买更便宜的,可好多人却还是在C商店买名表。这就说明啊,在很多时候,本来应该关注数值本身的变化,比如这里省了多少钱,但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去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呢。就像买闹钟省40元,对比100元的总价,感觉省得挺多;而买名表省50元,对比6600元的总价,就觉得没省多少啦,可见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敏感呢。


       那要是咱们是商家,怎么利用这个比例偏见的逻辑来卖东西呢?下面就给大家讲讲几个小方法哦。


       先说第一个方法,叫换购。就拿刚才那卖1000元锅送50元勺子的事儿来说吧。你别直接送勺子啦,可以换一种换购的方式哦。你可以跟顾客说呀,你买这个1000元的锅呢,只要再加1块钱,就能得到这个价值50元的勺子啦。你看,这和直接送勺子好像本质上没啥大区别吧,但在顾客心里,这比例可就完全不一样啦。要是直接送,顾客会拿50元的勺子和1000元的锅去比,觉得优惠比率才5%,没多少优惠的感觉。可要是用1块钱换购呢,顾客就会有一种用1块钱买到了50元商品的感觉,倍儿划算呀。这下你是不是就明白为啥好多商场都特喜欢搞换购活动啦?其实就是抓住了咱们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呢。


       再说说第二个方法,叫比较。比如说你是卖电脑的,想把一个4G的内存条单独卖给顾客,要价200元,这时候顾客可能会犹豫买不买。但要是你跟顾客说呀,一个4G内存的电脑在你这儿卖4800块钱,而一个8G内存的电脑呢,只需要卖5000块钱哦。这时候顾客可能就会觉得,哇哦,这电脑性能一下子高了一倍呢,却只需要多加200块钱呀,太划算了。你看,同样是4G内存200块钱的这么个差异,可给顾客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啦,这就是利用了比例偏见的逻辑哦。

       最后来总结一下利用比例偏见的几种运用方法哈。


       第一呢,在促销的时候,如果是价格低的商品,用打折的方式能让消费者更明显地感觉到优惠;要是价格高的商品呢,就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觉得划算。


       第二,用换购的方式,可以让消费者在心里把注意力都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,这样他们就会觉得特别划算。


       第三,把那些比较廉价的配置品,搭配在一个很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,相比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,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受到价值呢。


       总之,了解了比例偏见这个消费心理,就好像商家手里多了一把打开消费者心门的钥匙呀,咱们消费者也能更清楚自己为啥会有那些消费决策啦。


       以上内容基于《刘润·5分钟商学院》学习所得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安工大校友网 ( 沪ICP备15005568号-7 )

GMT+8, 2025-8-2 14:32 , Processed in 0.014442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